內容來自小額創業投資hexun新聞
核電難言放棄
無論大力發展還是逐步放棄,核電都是一個國傢重要的戰略選擇。因發動對外戰爭遭受核打擊,因核電支撐經濟快速起飛,因遭遇大海嘯爆發核泄漏事故,又因核泄漏逐步放棄核電,核能對於日本來說,可謂百感交集、五味雜陳。2012年5月5日夜間,日本最後一座正在運營的核電站——北海道泊核電站停止發電。這意味著日本國內在役的50座核電機組全部停運。這也是日本42年後再次進入“核電缺失狀態”。日本的“核靜默”引發瞭關於核電的激烈爭論。日本會不會決然放棄核電?日本的選擇對中國乃至世界核電發展進程有何影響?《國企》訪問瞭眾多專傢學者,以廓清疑惑。迷離:何時重啟?雖然對於放棄核電日本民眾和政客的決心似乎很大,但專傢均認為日本核電肯定會重啟。“生產遭受影響,對重工業和制造業的影響尤其嚴重。”“考慮到日本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企業對能源的高需求,日本不可能放棄核電。”這是中國國內一些主流媒體和專傢的聲音。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日本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季風表示,日本的核電原來多建立在落後地區,這些地區的財政多依賴核電站或核電補貼,有些地區依賴比例高達70%。為核電服務和配套的企業一旦隨核電停掉,地方經濟難以維持。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也坦言,核電在日本電力結構中所占比例較高,約占30%左右。如果在短期內全面拋棄核電,將會給日本的電力供應和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傷害。鑒於福島核事故的惡劣影響以及民眾對核電的抵制,預計未來核電在日本電力結構中的比例會逐步下降,但不會全面拋棄。但是,“核缺失”狀態持續多久不好預測。沈宏文接受《國企》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日本的核電站全部進入檢修狀態,按照正常情況估計,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部分核電開始運行。因此,日本的“核缺失”狀態可能會持續一年左右。“日本重啟核電,快的話,7月;慢的話,可能9月。”張季風相對更樂觀。不過,他告訴《國企》記者,預測日本核電什麼時候重新啟動,確實挺困難。因為日本核電缺失狀態能持續多長時間,不是一個經濟問題,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對於如何處理核電問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現在一是忙不過來,二是不願碰這個地雷引火燒身,否則會因小失大。到瞭7月,天氣十分炎熱,如果多數人受不瞭酷暑,核電重啟就可能順理成章瞭。更多的因素也影響著日本核電盡快重啟。對此,張季風說:“第一,作為唯一受過原子彈打擊的國傢,日本對於核能的感情相當復雜,既好奇又恐懼。在輿論反核的誘導下,不光日本民眾,其他國傢也會有部分民眾難以很快接受核電重啟,盡管日本政府對核電站進行過多次壓力測試,福島核危機也是千年一遇的大海嘯所致,概率實在很小。第二,日本不像國內人士想象的那樣是硬缺電,這也對核電重啟構成重大影響。”這也得到瞭日本產業經濟研究專傢白益民的贊同。白益民告訴《國企》記者,早在福島核危機之前,日本重化工業已經向海外轉移。福島核危機之後,又加快瞭轉移速度。二十幾年來,日本物價沒有增長甚至是負增長。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產業結構比較合理,對能源高度依賴的時代早就過去。用電大戶對能源的需求減弱,軟缺電對工業企業影響不是特別嚴重。“除此之外,日本供電潛力還很巨大,節能技術也是全球領先。”張季風表示,“目前,日本火電開工率不到70%,日本供電能力可以達到現階段的150%,其中,50臺核電機組供電能力隻占30%。這就是說,在所有核電機組停止運轉的情況下,還有120%的供電能力。隻要有石油、天然氣,供電就不是問題。即使考慮到石油、天然氣的大量進口導致電價出現小幅上漲,也在可接受范圍內。日本工業企業利潤高、能耗小,受電價上漲影響不大。對於日本民眾來說,即使電價上漲20%,三口之傢無非一個月多支出1000日元,僅相當於在東京刷一個小時碗的工錢。”棄核:保持開放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爆福島核危機,給世界核電發展帶來重創。之後,瑞士、德國在3月底相繼宣佈逐步放棄核電。在日本國內,日本首相菅直人在2011年5月表示檢討核電發展計劃,放棄2030年核電占比50%的目標。此後,日本政府對所有核電機組陸續開始瞭停機檢修、壓力測試。一年內,日本現役50臺核電機組全部停運。2012年5月25日,日本環境相細野豪志召開記者會,表示2030年核電比例應在0%至35%之間,15%可以作為一個基準。日本政府計劃成立原子能規制廳,將核電站最長運轉時間設定為40年。若將核電站壽命設為40年並允許新增2座核電機組則可以達成15%的目標。日本該舉動被業界專傢認為是“逐步放棄核能”的表態。張季風向《國企》記者表示:“日本目前全面棄核的可能性不大;將核電發展目標提升至以前制定的2030年達到50%的目標更沒有可能,因為處在地震帶上,有許多不可測因素,自然不能大力發展核電。現實的可能是漸次放棄核電,等核電站到期後自然關停。”對於福島核危機之前還積極發展核電的日本來說,逐步棄核將是一個重大打擊。沈宏文向記者表示,缺電將減緩日本經濟復蘇的步伐,拖累日本經濟的增長;能源進口的進一步增加,將促使能源對外依存度進一步上升,影響能源安全;日本將加速日本本土制造業和重工業的海外轉移步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是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向。“更重要的是日元升值,將促使企業走出去。”張季風表示,日本企業也到瞭新一輪的周期性走出去階段。金融危機期間,海外負增長,現在是反彈階段,包括對中國的投資都會增加。至於企業出走造成的產業空洞化問題,日本政府早已有預案應對,不會有太大問題。盡管日本去核化理念會促使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白益民表示,日本的新能源開發目前打的是概念牌,發展新能源效果有限,解決不瞭實際問題。隻要石油在200美元/桶以下,日本就沒有發展新能源的動力。超過200美元/桶,才會有真正的商業機會。然而,選擇“逐步放棄核能”,其實意味著獲得瞭一個較長的戰略回旋期,以便對各種選擇保持開放性。也就是說,“逐步放棄核能”其實可能意在“逐步”,而非“放棄”的終點。“日本不會一下子放棄核能,隻會慢慢放棄。為拋棄核能做準備,需要一個博弈的過程。”白益民表示,基於日本的產業金融結構,日本財閥的勢力龐大,能夠左右日本經濟方向。關於核電機組建設的投資在完全安全收回前,誰來補償以及如何補償是個問題。博弈過程就包含瞭眾多不確定性。必須註意的是,瑞士和德國也宣佈放棄核電,但並不是立即中止使用核電,而是根據核電站的實際情況順勢關閉核電站,並積極調整能源構成。瑞士媒體就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瑞士的電源結構中核電占比仍接近四成。在決定放棄核電後,瑞士對核電仍然采取開放的態度。瑞士聯邦交通、通信和能源部長洛伊特哈德表示,如果未來人們能夠掌控更加安全的核聚變技術並將之成功商業化,核能發電的優勢可能會再次顯現,屆時瑞士可能調整政策,重新發展核能。“有可能僅是作政治秀的德國,2022年前重啟核電的可能性較大。”張季風表示,核電畢竟是20世紀最主要的發明。日本福島核電站遭遇千年一遇大海嘯,完全屬於不可抗力。相對來說,核電很安全。日本也不會輕言放棄。日本的核電機組到瞭使用壽命,到時如果有大的技術改進,在追求安全、再安全的前提下,也會重新發展。日本國內,核電人才比較豐富。漸進式的退核所留下的尖端技術、人才,可以幫助日本到國外開發核電。目前,日本已經在越南做核電項目,與印度也有類似合作計劃。這為日本將來占領技術高地保留瞭核電人才和產業基礎,並提供瞭戰略可能。對日本來說,一旦放棄世界上先進的核電技術,就有可能在核電發展上落後中國很多年。這也會成為其未來重新發展核電的重要原因。中國:穩健發展一衣帶水,日本在核電發展上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中國產生重要影響。去年3月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後,國務院緊急啟動瞭核電“國四條”:立即組織對核設施全面安全檢查;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用最先進標準對所有在建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然而,由於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能耗水平不同、產業結構對能源依賴程度不同,兩國在核能發展上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業內人士表示,瑞士、德國都有替代核能的理想選擇。德國近年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放棄核能後,德國並不會缺電。歐洲電網是相連的,德國仍可以進口法國的核電。在核電方面,德國與法國相比並不具備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進口核電則比較劃算。瑞士水力資源很豐富,發展水電潛力大。瑞士曾公開表示,通過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繼續開發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智能電網,加強能源領域研發,同時擴大能源進口,瑞士可以在不依靠核電的基礎上滿足自身的能源需求。“此次日本調整核電發展戰略對中國來說,必定會產生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從長期來看不會太大,持續時間也很短暫。核電大國美國、法國、俄羅斯都沒有表示要放棄核電發展。中國要理性看待問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絕不能放棄發展核電。”張季風表示,“盡管核泄漏危機的陰影還未散去,時間將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後,也隻是頭5年影響大。時間一長,民眾就能理性看問題,恐懼感也會逐漸消失。等技術革新後,核電會有新一輪發展。我們不能怕溺水,就不遊泳瞭;不能怕事故,就不乘飛機瞭。”在減排這一塊,發展核電意義更重大。改變以煤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實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左右的目標,必須大力發展核電。況且,煤炭並非無窮無盡,總有掏光挖盡的一天。能源戰略靠化石能源遠遠不夠,遠期來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傢不發展核電沒有出路。目前中國核電占比不超過2%,即使實現2020年的目標,也隻是4%,發展潛力巨大。核電發展的另一風向標美國則顯示瞭有別於日本的態度。據統計,美國核管會至今已經批準瞭美國71臺核電機組的延壽申請。其中21臺機組為BWR型,這些機組壽期都延長到60年。更令人驚訝的是,2012年2月上旬,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宣佈批準美國南方電力公司的Vogtle3號和4號兩臺AP1000核電機組的建造和運行許可證。時隔34年重啟核電審批,充分彰顯出美國這一能源消費大國對待核電的“積極態度”。盡管核電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傢來說是不可逆的潮流,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問題。鑒於此,張季風和白益民均對中國新建核電工程的質量和管理水平表示擔憂。他們坦言,由於中國出現瞭太多的豆腐渣工程,中國在人口稠密的內陸建核電站肯定行不通。未來,無論核電在中國電源結構中占多大比例,安全第一的原則絕不能動搖。沈宏文向記者表示:“日本逐步放棄核電,將增強國際反核力量,對於致力於發展核電的國傢而言,在能源政策上將會更加謹慎地發展核電,安全性將被置於發展核電的首位。中國應當以日為鑒,充分汲取福島核電事故的教訓,將安全置於核電發展的首位。另外,中國應當適度調整自身的核電發展規劃,確保核電安全發展。”核電,隻有確保安全,才是人類能夠利用的可靠能源。
新聞來源http://news.he第2順位房貸銀行缺錢急用哪裡借錢xun.com/2012-06-04/142091062.html
新屋汽車貸款房貸三重房屋貸款
- 房貸台中和平房貸 汽車貸款台南善化汽車貸款 房屋信貸銀行有哪些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台中民間信貸房貸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 農地缺錢急用哪裡借錢 信用貸款融資事業 第二順位房貸年息缺錢急用哪裡借錢
- 信用貸款房貸是什麼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土地信貸新竹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高雄市青年創業貸款率條件
- 高雄小額借貸 房屋民間信貸轉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 車貸信貸高雄旗山車貸信貸 車貸信貸新北土城車貸信貸 試算表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留言列表